繼之前的[懷舊光影也無法抵抗的衰老人生 - 艋舺 剝皮寮 | Bopiarts],再來貼兩位我印象深刻的老外藝術家.其他大概沒空貼了.因為我不是專業,也寫不出什麼鬼.純粹是外行看熱鬧,再寫也只是自爽自駭而已.
首先,我對噪音藝術滿有興趣的.這回展場裡有很多裝置藝術是結合了多媒體,複合素材,包括聲音的複合型的作品.像這位Anthony Luensman.我滿喜歡他的作品.很能觀察/結合台灣在地特色.這傢伙嘴裡銜著台灣檳榔式綠色燈泡,跑到大街小巷去拍了許多稀奇古怪的照片.像小吃攤,牙齒診所,還有騎在摩托車上也能拍.可見這是他的台灣印象.我拍得不清楚,唉,現在大家也來不及看了.這傢伙還特地去錄製了屬於萬華在地的各種生活裡的聲音,在現場播放,超有FU的.我上網查了一下這傢伙,哇,他大學讀美術,研究所讀文學,但現在搞聲音實驗裝置藝術耶,帥~~~!



不知道為什麼,有的東西我在生理上看起來不太舒服,但心理上就是很好奇.對它裡頭的隱喻及意旨.
這位是來自美國的藝術家,照片上忘記壓他的國籍.想了解他請點這裡.
*照片攝於:剝皮寮藝條通展場第9號 | 安東尼.盧恩斯曼-美國 Anthony Luensman-USA | 檳榔男孩 Betel Nut Boy
然後是來自巴西的Anaisa Franco.她的更酷,可以和觀眾互動.雖然我沒玩到= =+
現場有說明互動方法,用手機藍芽傳輸就OK了.但我實地測試,是要碰運氣的呀,像我就沒玩到~

打開手機藍芽!奇怪,就是進不去!要密碼?!後來隔天去問櫃台美眉,她們說,時好時壞!



她的資料可以點這裡.而且她竟然還有blog:http://anaisafranco.blogspot.com/
*照片攝於:剝皮寮藝條通展場第11號 | 安妮莎.佛朗哥-巴西 Anaisa Franco-Brazil | 連結的記憶 Connected Memori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