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2日

年少輕狂《在路上》遊蕩

 ■凱魯克當年花了3星期,完成長達120呎紙卷巨著。 法新社

 美國嬉皮世代作家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著名小說《在路上》(On the Road),描寫了一群在美國大陸沿途遊蕩的年輕人,不斷尋找刺激與快感,從西岸到東岸,再從東岸回到西岸。他們不回家,大路上的土地即是家;不想停頓,只在遊蕩中休息。

 這是一部迷人的小說,描述主人翁途中找到新戀情、賺到錢、找到新的運輸工具前往一個新城市。

 這本描寫年少輕狂的書於1957年9月初版。當年除了震驚美國文壇外,更帶來一股無人可以估計的影響,比貓王皮禮士利、占士甸、馬龍白蘭度等明星更具魔力。此書讓成千上萬的少男少女一起穿上牛仔褲,跑到公路去。

 自此,年輕人的世界,再也少不了牛仔褲。50年後的今日,牛仔褲和公路,也再分割不開。

 《在路上》屬於美國戰後文學經典,將浪漫的理想主義、精神解放與頹廢反叛等價值觀,經由一場橫跨美洲的公路之旅,天旋地轉地深蝕進讀者腦髓,成為嬉皮世代與搖滾青年的指定讀物。

 1951年春天,凱魯亞克於紐約格林威治村的公寓裡,依靠大量的神經刺激劑與咖啡醒腦,不眠不休地花上三個星期,以打字機將《在路上》完成在一幅長達120呎、全無分段的紙卷上。

 史家推估,凱魯亞克當時的寫作速度逼近每分鐘一百字,而這卷已成傳奇的The Scroll,也於2001年由美式足球小馬隊(Indianapolis Colts)以240萬美元天價購得。

半百巨著同慶賀

 其實,早自1947年,《在路上》的故事初稿就盤旋於凱魯亞克腦海,他隨手將之速記於隨身攜帶的小冊子裡。自1951年至1957年,為使出版社更有發行意願,凱魯亞克更將《在路上》微調至六種版本。

 因此,從靈感發展至出版商Viking Press終於首肯出書,期間歷經的是無數次修改、校正與潤稿。可以說,這是凱魯亞克花上前半生心血與恆久耐力譜出的傳世鉅作。

 如今,《在路上》每年於美加兩地仍可賣出十萬冊,是不折不扣的長賣型暢銷書。時代雜誌將之遴選為1923年以來、100本最佳的英語小說之一。

 荷里活在《在路上》出版50周年紀念的今年,宣佈把小說改編成電影,由《教父》名導哥普拉(Francis Ford Coppola)監製,導演則是執導過《中央車站》和《捷古華拉電單車日記》的 Walter Salles,影片將於2009年才上映 。

 出版社預計,今年底將發行《在路上》50周年紀念版,打算將當初因各種考慮而刪掉的章節字句,重置回書頁,使全書有一番刺激新貌。而The Scroll本尊也自前年起,巡迴於全美的圖書館與博物館,今年底更於紐約公立圖書館展覽。

 有趣的是,時尚品牌也在此刻湊上了熱鬧。意大利皮件名廠Hogan於日前推出了一系列以凱魯亞克為名的服飾與配件,走的是50年代舊金山復古風,索價不菲。 (2007-09-07香港文匯報 文:樂 樂)

沒有留言:

social network 社群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