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中國奇幻文學

在臉書上見臉友分享聯結,點過去是孫悟空七十二變:(以下摘自內文)

孫悟空72變的說法來源於吳承恩《西遊記》中,菩提祖師說:「也罷,你要學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數,該三十六般變化,有一般地煞數,該七十二般變化。」悟空道:「弟子願多裏撈摸,學一個地煞變化罷。」祖師道:「既如此,上前來,傳與你口訣。」遂附耳低言,不知說了些甚麼妙法。這猴王也是一竅通時百竅通,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

這裡看到,72變是指:地煞七十二變,也就是:


幽通、驅神、擔山、禁水、借風、布霧、祈晴、禱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風、煮石、吐焰、吞刀、壺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隱形、續頭、定身、斬妖、請仙、追魂、攝魂、招雲、取月、搬運、嫁夢、支離、寄杖、斷流、禳災、解厄、指化、屍解、移景、招徠、跡雲、聚獸、調禽、氣禁、大力、透石、生光、障服、導引、服食、開避、躍岩、萌頭、登抄、喝水、臥雪、暴日、弄丸、符水、醫藥、知時、識地、辟穀、魘禱。
太酷了!布霧、禱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風、壺天、神行、履水--全都好想要!分身、隱形--超魔幻!追魂、攝魂--有點恐怖!招雲、取月、嫁夢、移景、臥雪--酷!

因為曾做過花果山的夢境,至今仍覺神奇。我覺得真應該找時間來讀讀西遊記!(好想買iPad,但現在手邊沒閒錢了~~~)

吳承恩|西遊記 (開放文學聯結)
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濛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上,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籐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一直很喜歡奇幻,覺得充滿奇想,又能藉事諷今,現實中不能懲罰者皆懲罰,有一種痛快的正義。

然後今天想起也一直很想讀的聊齋誌異。啊,真好奇清代奇幻小說的背景。古早人究竟為什麼要寫這類小說自嚇嚇人?究竟是什麼樣的脈絡?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政經背景下養成呢?看了一下薄松齡的wiki,一生清苦,志在創作,聊齋寫作年間是康熙。蒲松齡生於明末清初,正逢清朝大興文字獄時期,所以撰寫奇幻誌異可避文字禍。

聊齋誌異 - 耳中人 (開放文學聯結)
譚晉玄,邑諸生也。篤信導引之術,寒暑不輟,行之數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聞耳中小語如蠅,曰:「可以見矣。」開目即不復聞;合眸定息,又聞如故。謂是丹將成,竊喜。自是每坐輒聞。因思俟其再言,當應以覘之。一日,又言。乃微應曰:「可以見矣。」俄覺耳中習習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長三寸許,貌獰惡如夜叉狀,旋轉地上。心竊異之,姑凝神以觀其變。忽有鄰人假物,扣門而呼。小人聞之,意張皇,遶屋而轉,如鼠失窟。譚覺神魂俱失,不復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顛疾,號叫不休,醫藥半年,始漸愈。




沒有留言:

social network 社群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