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論王菲,其實很難下手;因為今日的她太複雜,太多人喜歡,也太多面向;王菲,當我認識她的時候她不過是黑豹樂團主唱的女朋友,那時她不過剛從紐約回到香港,對音樂似懂非懂,唱著容易受傷的女人,接著忽然在一瞬間平地一聲雷似的轟然乍響,從此她一飛沖天,飛離了我們的世界,飛離了她當年梳著bjork的髮型倣著doris的唱腔,甚至也飛離了她的靈魂伴侶後來也從黑豹樂團單飛的竇唯。
※ 她的音樂※
王菲這個人可以分成好幾個階段,包括初至香江的芭樂混沌期,然後是自紐約回來後醍醐灌頂的開悟期,最後則是自己跳出來成立製作公司的獨立時期。剛到香港的時候,她並不特別引人注目。倒是後來她自己在音樂路上忽然開了竅,開始建立起屬於自己強烈的個人風格。
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王菲曾經翻唱許多歐美的流行歌曲。最知名的當屬翻唱自Tori Amos的「Silent all these years」及the cranberries的「Dreams」兩首歌曲(註1)。王菲最可怕的不是她那美妙動人的金嗓,而是她那神奇直如燒錄器的模倣唱腔。她在彩妝及造型上的雷同度暫且不論,最受爭議的莫過於是翻唱自小紅莓the cranberries的那首歌曲。記憶力好一點的朋友應該還記得當時國內一陣真假亂吟的荒唐亂象。王菲翻唱引人詬病之處在於「太精、太像」而有「取巧、瞞騙」之嫌。她的歌聲與the cranberries的主唱Doris的神似簡直高達百分之兩百。Doris的歌聲有一種奇怪的轉折與個性,在某些時刻裡帶有一種空靈(就例如dreams這條曲子,不過也是Doris早期的時候)。而王菲演唱的模式,「啦啦啦」的悠揚高聳,真音假音之間的扭曲轉折,不僅令人印象深刻,也很快的引起台灣唱片界一陣跟風。
後來王菲開始漸漸走向自己的品味。她曾經說過很喜歡Cocteau Twins這個團體,也毫不猶豫地立即在自主性最強的《浮躁》這張專輯裡,展開與他們大量的合作。這張專輯令向來無往不利的唱片公司初嚐敗績。但從此之後,王菲卻更加能掌握她自己的口味與市場的需求,開始進行市場與她個人小眾的音樂品味拔河遊戲。這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寓言》這張專輯。專輯前五首歌曲一律由她親自作曲,並由知名作詞人林夕填詞,御用編曲人張亞東一手包辦編曲工作,使得「寒武記」、「新房客」、「香奈兒」、「阿修羅」、「彼岸花」五首歌曲一字排開,簡直猶如一場既陰晦而又華麗的歌劇。後半張刻意迎合市場需求而營造出的輕巧柔情形象雖然確保了此張專輯的銷量平穩,但這張專輯大概已經是王菲玩弄唱片市場的顛峰之作,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其人其事※
王菲的歌聲和她的人幾乎已融為一體,就是「清冷」兩個字。
她的外貌,高佻,大眼;她的形象,冷漠,寡言;她的歌聲,高傲而清冷。她所有的形象都是獨特而統一的。正如香港傳媒當初給她的封號:王妃(由本名王菲的諧音轉化而來)。
身為一個公眾人物,的確是要付出許多代價。王菲在音樂上學習前進的軌跡、個人的情感世界、乃至婚姻的歷程,在在都是眾人的焦點。說到這兩件事,其實還是有那麼點息息相關的。例如她和竇唯。
其實王菲和竇唯在精神及音樂上是絕對契合的,竇唯在音樂上的造詣甚至遠遠超過王菲;就某種程度而言,說王菲是竇唯的追隨者大概也不為過。兩人在音樂上有不少的合作機會,最經典的莫過於王菲作詞作曲,竇唯擔任編曲的「出路」(註2);及王菲自己作詞,和竇唯一同作曲的「誓言」(註3)。
經過這麼多年,今日王菲已非昔日王靖雯。當年的才子竇唯後來被逼得當場以可樂飛濺香江狗仔隊,小女兒竇靖童也一樣過著她不情願的鎂光燈下的生活。但是我還是要說,我最最喜歡,也最最懷念,《浮躁》時期的王菲。
※ 她的作品※
王菲歌詞的創作不多,但常常透露出很一致的人生觀及思想態度。在歌曲創作方面倒是不少,從早期《浮躁》時的自我吟唱,到晚期的《寓言》為止,她的曲風倒是愈顯冷傲孤絕。
王菲的歌詞偏向灰色調,也是這種末世情懷,使我特別鍾情於「末日」和「墮落」這兩首創作。像是「墮落」,她不冷不熱地唱著:「痛苦地享樂/猶豫著墮落/左右不了誘惑/你才拒絕寂寞/你沒有錯/因為沒有誰做對過/心安理得/於是你墮落」沒錯,人生在世,可麻醉可清醒。麻醉者休提,清醒者誰不是日日夜夜在忍受著身心靈的煎熬?所以王菲要說痛苦地享樂、猶豫著墮落、絕望地逆流而上、甘心地自投羅網。「沒有別的想法/只想放縱一下/就當沒發現/美好背後的虛假/敷衍著靈魂/勉強地掙扎/甚麼也沒錯過/其實一無所獲/談不上失落/陶醉和麻醉交錯/從這裡開始/無意識地墮落」這幾句更像是將我們荒誕不經的生活坦蕩蕩地放到手術檯上解剖,聰靈的王菲講得是多麼血淋淋。而我們每天趕著吸收這個了解那個,深怕錯過了你又怕敷衍了他,說穿了便是「甚麼也沒錯過/其實一無所獲」。短短幾句話,卻描繪出人間這個血肉戰場的無可奈何及真實的一面。不得不承認,信了佛的王菲,的確是將人生這個試煉場給看了個透透徹徹。
「末日」像是「墮落」的姊妹作,但後者繁複一點,前者簡約一點。「理想徘徊十字路口/不知道往哪邊走/信心一路上低著頭/數著腳下的石頭/陽光有一些刺眼/空氣也不太新鮮/他這麼想著/猶豫不前」這幾句先是將一個人踏入社會最常遭受到的一種被理想與現實夾擊的景況給點明了,接下來是對於俗世生活的妥協:「美麗流著眼淚/向自己告別/虛偽屢開笑臉/在人群中周旋/道理說服不了自己/決定放棄/欲望買下了一切/也沒能滿足空虛」看來像是懷抱理想的青年,最終仍向欲望低頭。真理無用,虛偽萬歲?看來似乎也不是沒有道理。
寫到這兒,不由得想起今期的破報刊登的一篇James Norman談Madonna最新專輯「American Life」再次刺破美國神話的問題(註4)。Madonna 個人倚靠著美國流行音樂商業市場的機制而成就今日,但近年擺脫拜金女郎角色漸漸走向音樂殿堂。最新單曲「American Life」直接點明了虛偽的美國夢和美國生活,但最後為了利益考量她選擇了撤銷原先單曲具有濃厚反戰意味的mv版本。無論這是否為另一種商業操作的手段,但行為本身無疑又再度粉碎了另一個層次的american dream。
而王菲呢?以商業及非商業的立場而言,她不需要諷刺什麼,也不需要戳破什麼,她自己就是最好的範本。她最真的面貌都隱藏在銷售奇慘的創作之下,但她依舊鎮日光鮮亮麗地將地球踩在腳下消費並享受著整個流行市場。一般歌手做不到的事,她做到了。或許不得不承認,她這位美麗聰慧,冷艷高傲的阿修羅,已經將人生實踐、成就了最終極的修練道場。
推薦閱讀:
瑪丹娜----美國生活赤裸鋪陳 譯寫/康寧馨
http://www.pots.com.tw/frameset.htm
推薦聆聽:
[1992] Coming Home (粵):聽過王菲唱節奏藍調嗎?這裡有。王菲的命運轉捩曲「容易受傷的女人」也收錄於此張專輯內。
[1993] 十萬個為什麼 (粵/國):收錄日本及歐美翻唱歌曲,還有前所未見的誘惑唱腔,王菲為電影〈誘僧〉所演唱的主題曲「誘惑我」。
[1994] 胡思亂想 (粵/國):與Cocteau Twins展開的第一次接觸,同時收錄引領台灣真假轉音風潮的「夢中人」一曲。專輯封面及內頁採用全白印刷,沒有任何顏色及圖片。
[1995] 菲靡靡之音 (國):王菲一圓心願翻唱了鄧麗君的金曲,詮釋得絲絲入扣,卻有王菲獨特的冷調迷離味道,夠冷艷。
[1995] Di-Dar (粵/國):收錄樂壇怪傑劉以達的作品「流星」。
[1996] 浮躁:全部推薦。
[1997] 王菲 (國):「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悶」張亞東領軍的兩首創作,王菲新派唱法,夠出色。
[2000] 寓言:第一至五首。
初稿2003/5/4 修正2003/5/6
註1:Tori Amos的「Silent all these years」王菲翻唱為「冷戰」,收錄於《十萬個為什麼》專輯;the cranberries的「Dreams」王菲翻唱為「夢中人」,收錄於《胡思亂想》專輯。
註2:「出路」收錄於《討好自己》專輯。
註3:「誓言」收錄於《胡思亂想》專輯。
註4:Madonna – The American Life Laid Bare By James Norman,詳見破週報復刊257期。
::本文為新聞台時期舊作::
2 則留言:
寫得很好! 喜歡~~ 雖然是舊作, 直到今天為止我還是一樣最喜歡浮燥那張大碟...
另外, 我想講Cranberries 的主音是Dolores :)
謝謝你的喜歡^^
有人喜歡這篇文字我特別高興,
音樂相關文章裡,
我自己把這篇王菲放在前三個的位置裡,
對了,我也很喜歡去你那裡逛哦.
也謝謝你的指正,
有空時我會改正過來.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