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

what a David Bowie , goodbye blackstar ......

時間愈長,笑話愈多⋯⋯什麼叫「開創對的方向」(註1)?是說有錯的方向嗎?誰在定義?

不過許多人難過的就是名利場的浮華關卡。多少名人近及 Amy Winehouse 前及 Kurt Cobain ⋯⋯ 害怕名利沖昏頭失去初心?壓力過大才華撐不起?為什麼不換個環境?「大衛鮑伊1970年代因對盛名感到厭煩,加上試圖要戒毒和戒酒癮,到柏林居住3年。」(註1)然後在柏林由於全新環境的刺激讓他再創自我高峰寫出了生涯中的柏林三部曲。

他的超前真的再多說就蠢了。看看多少當今主流非主流偶像全都出來悼念他。鮑伊的特殊及迷人在於他遠遠超前這個世界。就像紐時一篇圖說的註解,他的價值就在於他對於這世界的距離永遠是個「局外人」,他是異類、他永遠不合時宜、他是性冒險者、太空行者(註2)。

大衛鮑伊這個人太精彩了,雖然不僅止於 Jarvis Cocker 所形容的「He was like an umbrella for people who felt a bit different」(註3),但確實具體而微的向一般大眾點出他的珍稀原因所在。

消息已指出「唱片監制Tony Visconti亦透露大衞寶兒於一年前已得知癌病難以痊癒,故在去年初開始製作新碟,作為贈予樂迷的離別禮物」(註4)就是這種心情令人感傷⋯⋯不是一病不起,也是頹圮喪志,而是想留下新碟給這世界⋯⋯oh what a David Bowie....

推薦廖偉棠寫鮑伊這篇文章,「『政治正確』在他的身上顯得妖冶性感」完全點出我迷戀鮑伊的主因。朋友說不知道我這麼迷戀他,我說,我迷戀他的人勝過他的音樂⋯⋯

廖這篇文末點出鮑伊送給歌迷的最後一個角色,令人心碎:「大衛·鮑伊最後選擇的角色,是去世前兩天出版的最後一張專輯《Black Star》裡的Lazarus——新約裡的複活者拉撒路。聖經裡這樣記載,拉撒路被葬後四日,“耶穌舉目望天……大聲喊叫說:'拉撒路,出來!'那死了的人就出來,手腳都用布巾裹著,臉上也用布包著。耶穌對眾人說:'解開他,讓他走'。」http://xw.qq.com/iphone/m/shizhe/6338b003419816b5997ca4ee479935f8.html

註1 http://www.cna.com.tw/news/amov/201601110410-1.aspx
註2 「这个英国音乐传奇人物所写的歌都是关于作为一个局外人的:一个异类、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一个性冒险者、一个触不可及的太空行者」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60112/c12db-bowiebonds/
註3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p03f5q67
註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ews/realtime/20160112/54636969

以下為我昨夜至今在臉書整理出來的訊息集結⋯⋯

A, 作家陳玉慧在臉書寫的相關文字:「為什麼是柏林?很多人至今還在問這個問題。鮑伊多年後說,因為當時的西柏林非常極端,迷失,身份認同不明,可能符合那時他的心境,圍牆高築,城市裡充斥冷戰的張力,而「酒吧裡到處坐著悲傷和失望的人」,天空是冷灰的,一切如此超現實,鮑伊在柏林面對他心中的圍牆以及自我法西斯思想,柏林帶給他「最刺激的文化衝擊」。(貼文

B, 【全世界的鮑伊迷 今夜將會失眠 】

這篇 Brian Eno 的報導,洋葱太多了⋯⋯

他們認識40年,過去幾年 Brian 住在倫敦而 David 住在紐約,他們都憑電郵聯繫,而且兩人都會以自創的各種代號署名而樂此不疲。但是在七天前,他收到了 David 最後一封信,信裡 David 還是一樣幽默搞笑,但是信末他卻寫著「謝謝你和我共度這麼多美好時光,永不腐朽。」這回的署名是「曙光」。「我現在明白了,他是在向我道別。」

"I received an email from him seven days ago. It was as funny as always, and as surreal, looping through word games and allusions and all the usual stuff we did. It ended with this sentence: 'Thank you for our good times, brian. they will never rot'. And it was signed 'Dawn'. I realise now he was saying goodbye."

http://www.nme.com/news/david-bowie/90711

C, 現在每看到他的相關新聞都鼻酸,可能像另一臉友說的,日前才發新輯轉眼就離世,這震撼落差太巨大⋯⋯

David Bowie​ 不是一般的搖滾明星或歌手,他的影響是足以跨越時代的,他的前衛是彷如他作品中的浩瀚銀河那般洞見未來。 Jarvis 這段話我覺得還略嫌說淺了⋯⋯不僅止是 a bit different ⋯⋯很多事情別人來做是驚世駭俗,但是在他身上卻體現得那般完美⋯⋯對於我而言,我最喜歡的是他公開雙性的身份。

他確實是像一顆劃過我們黑夜的彗星,那般明亮⋯⋯

也對 應該高歌 狂歡 喧鬧整晚 他應該更喜歡大家這樣歡送他 否則不會將自己的病情保密至最後一刻⋯⋯

倫敦歌迷自發性集結紀念活動現場 影片

D, 歌迷們紛紛前往鮑伊紐約住處悼念。「先是 Lou Reed​,現在是  
 David Bowie​,真讓人無法置信,紐約真的結束了。」(
“First Lou Reed, now David Bowie, It’s so sad. Unbelievable. New York is really over now.”)
「言語真的無法形容他的歌曲究竟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你無法感受,我也無法解釋。」(
 “It’s hard to put into words what he gave us in his songs, If you don’t feel it, I can’t explain.”)

鮑伊常去光顧的咖啡店,老闆說鮑伊大概兩個月前就不再出現了。「他最常點的是草莓千層酥和帕爾瑪火腿三明治。」(
At Bottega Falai, the cafe that Bowie frequented, owner Danilo Durante said the singer was a regular customer until two months ago, when he abruptly stopped coming in. He said the singer typically ordered the strawberry sfogliatelle and prosciutto di Parma sandwich.)

http://www.theguardian.com/music/2016/jan/11/david-bowie-new-york-apartment-tribute-fans


E, 最好的悼念方式:尼爾蓋曼立即為鮑伊寫了一篇短篇小說⋯⋯
http://news.readmoo.com/2016/01/12/160112-neil-gaiman-david-bowie/#prettyPhoto?utm_source=FB&utm_medium=post&utm_campaign=0112_

F, 說真的不太想上臉書了,臉書上訂閱了許多歐美音樂人,這些本身就堪稱才華洋溢的歌手及樂隊們,每個都在感念大衛鮑伊。每一則短文每一句話都太催淚了。或許如臉友所說,他日前才發新輯轉眼便消逝,這震撼來得太巨大教人措手不及難以接受。為什麼要隱瞞自己的病情,又為什麼不呢?但現在看到他的任何消息都太感傷了⋯⋯這麼多聲音裡最喜歡的是 arcade fire : A true artist even in his passing, the world is more bright and mysterious because of him ⋯⋯ https://www.facebook.com/arcadefire/posts/10153748351780225?pnref=story

0114 update:不僅僅影響華爾街知識產權證劵(Bowie bonds),他還是網路先驅。「如果我今年只有 19 歲,那麼我一定會放棄音樂而直接投奔網路業。」就是這樣的野心和企圖、這樣的青春永駐,讓他永遠如此迷人而不老。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8473

沒有留言:

social network 社群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