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was named by the editor of Chinatimes.
I'll back to Taiwan on 10/28.
我的電影夢---重新走入電影院
人人都有電影夢,當我們走進偌大的黑暗的戲院,看著大銀幕上演各種悲喜交織的人生故事,短短兩個小時也像經歷了另一趟心有戚戚焉的人生旅程。無論是楚浮高達或是彼德傑克森;抑或是蔡明亮王家衛或是杜琪峰周星馳,各種風格的電影藝術都有教我們無法自拔沈醉其中的獨特魅力。
台灣電影長期以來的藝術取向彷彿令看電影成為一種藝術品味。曾幾何時周杰倫單純講述簡單的戀愛電影「不能說的祕密」敲響台灣票房,緊接而來的「海角七號」,「囧男孩」就像化解台灣電影的藝術魔咒一樣展開票房開高紀錄賽。多少年以來我們已經喪失看台灣電影的興趣。不是不想看,而是看不懂。近期幾部台灣電影卻抓住最簡單的娛樂票房要素,或者童心天真,或者鄉鎮小人物,這才是真正屬於我們的活生生的記憶與生活。
我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當年相當知名的一間獨立片商工作。該電影公司老闆以藝術眼光精準打響名號,一連購入幾部影展片部部賣座,不僅打響公司名號,也連帶替台灣觀眾打開另一扇歐美藝術電影的窗口。當年曾經發想過唯一被用上的片名是「夢幻天堂」,導演正是現在以「魔戒」系列在影壇颳起魔幻旋風的彼得傑克森。想當年他也是拍藝術片起家的導演。
而當年我服務的那間電影公司號稱擁有西門町最頂級的試片室。還記得那年王家衛導演的電影「東邪西毒」試片時引來大批媒體,擠爆試片室的景況至今想起仍然讓人津津樂道。還記得那時電影公司的宣傳經理看完片子走出來時,一面搖頭一面說著:「太誇張了,真是太誇張了!」至於這「誇張」的意思是褒還是貶就不得而知了。
但如今台灣電影也能燃起我們重新走入電影院的熱情,真是讓人興奮。這證明我們的觀眾不是不看國片,而是藝術取向的電影真的是折磨我們太久太久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電影能走出更多不同的類型,我期待更多精采而「好看」的台灣電影!(中國時報2008.10.06)
*10/29補充:這篇文章是趕在出國前臨時寫的,所以沒時間修仔細一點.現在回頭來看發現有很多重覆的贅辭(*糗*).最好笑的是結論很八股,看起來很怪.但實在也下不出什麼別有新意的結論就是了:)
2 則留言:
好久不見你貼文。(其實偶也是呵呵)
最近還好嗎?
好難說...
好也不好:)
心理狀態是好的,
偶爾仍然會犯焦慮的老毛病:)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