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章取個有意思的標題有點難.以前寫部落格是自言自語成份居多,所以下筆很快,想什麼就說什麼.但寫了幾年漸漸有點索然無味.當然還是在自言自語,但也許是近日比較少用腦,腦子變鈍了,反正寫東西的動機漸漸少了,就覺得至少找個有意思的標題.
在前文提過的電影是一部談論人生的電影,女主角有一段為了猜測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下落而玩起"如果二十秒能繞一圈就代表他們沒事"的遊戲(說"遊戲"也不盡然,那是一個有點悲傷的段落).其實我們在生活裡常常自己在玩這種自問自答的遊戲.最基本的就是摘花瓣然後自問"他愛我,他不愛我...".前些天出門買了lonely planet那本自傳性質的新書,這幾天閑暇時就拿起來胡亂隨性翻.旅行真是一種要命的癮,你嚐過一點甜頭就很難戒掉.我現在天天翻這本書好像可以催眠自己"我會環遊世界...".因為不知該下什麼標題,所以我想隨手翻一頁,看到的那個字就當做標題.結果翻開的那一頁...很悶.沒什麼特別的字,出現最多的是"簽證",然後我比較喜歡的是oxford和里約熱內盧幾個字(恰巧昨天在電視頻道看到某旅遊節目正在介紹巴西里約).這些字都很枯燥.
我看著封面然後想起作者tony wheeler在書裡提到為自己出版公司取名字的由來.原來他當時隨意哼起的歌詞裡有一句應該是lovely planet他誤唱成lonely planet.但夫妻兩人都喜歡這個美麗的誤記,所以後者成了這間公司的名字.
回到台灣後日子漸漸恢復成正常的模樣.所謂"正常"就是擺脫不掉的問題與煩惱.離開這個島嶼只能獲得暫時的解放卻不是永遠的逃脫.這點在出去之前早已心知肚明.原本想好好記錄這次去玩的地方,但寫寫又覺得無趣起來...之前澳門還有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和民政總署大樓幾個地方沒寫到,但實在沒什麼好交代的,所以乾脆跳過.又或者自己訂下這種無聊的"寫遊記"規則也不很恰當,做任何事都要動機.出去一個地方旅遊回來若沒有"留下記錄的動機"倒也不必再廢話連篇了.所以之後的上海大概也暫時就此打住.這些地方對於我而言也沒有很大吸引力,自然也沒有動力去記.有些新的感受將來有機會就做片段的記錄.
這回到上海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建築"的體會.以前不知道"建築"的意義及藝術何在,這回明白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想建築是超越這些具體時間的藝術.因為超過百年的老建築實在太令人感動.當你看到眼前的建築藝術是在百年前便已打造設計出來,你會更加反省現在我們自身所處的時代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時代.
打字打到這裡還是把先前的標題"lovely planet or lonely planet"改回現在的模樣.這是我一開始想下的標題.自從讀了先前買的那本暢銷書之後,我更相信並且留意生活裡一些細小的線索.我覺得新文的標題很重要.因為點進部落格看到的第一篇常能左右我的情緒...我們來到世間就是探險的開始,我們的每一天每一秒都是在探險一個未知的旅程.探索這個世界同時也探索自己.內在與外在都是一場永恒的旅程.
[文內圖註]
註1:
在澳門街邊的房子.澳門的房子給我的感覺和星馬地區一些部份很像.我沒有做好人文背景的功課,我想和民族,遷徙...等有相關.他們會使用黃色,粉紅,粉藍等繽紛的色調粉刷外牆,屋子的結構好像帶有南歐風味...好建築真的很重要,一間美麗的房子也許會陪伴你長達數十年的光陰.但偏偏這是現在很多人難以冀及的一個夢想.像日前台北豪宅才請來了英國設計師,而今早恰巧逛到一個美國紐約工程師的部落格.她寫"紐約居大不易"系列文章時提到:「”Sex and the city”裡的Carrie曾說:在紐約的單身女性,永遠在找尋三樣東西: 工作、公寓和男人。」,還有從"穿著PRADA的惡魔"一書裡摘出來的一段話:「在令人厭惡的曼哈頓不動產世界裡,符合適合居住標準一半的公寓”比"半"正常的直男還更稀少,也更令人期待. 如果你把可負擔性加入考量,能租到滿意的房子比你試圖租個非洲南岸某私人小島更困難.」
有了部落格這個媒介真是太棒了!!世界各地的人談起話來好像就住在隔壁一樣.
註2:
大三巴牌坊前的街道邊,放置的藝術活動展演海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