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8日

我海岸發現 80新種深海生物

聯合新聞網 2007/05/18 04:18

除了烏賊會噴墨汁外,深海中還有會噴出藍光的噴光蝦。海邊的海蟑螂體長兩公分,深海中的海蟑螂卻可長達卅公分!台灣近幾年研究深海生物大有斬獲,已發現八十種世界新種生物。

台灣東部和南部海岸,離岸不遠處水深都快速變深到數千公尺,但台灣過去缺乏對深海生物的研究;二○○一年海洋大學、中央研究院、中興大學和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國科會支持下,從國外引進深海採集網具及技術,研究才開始有所斬獲。

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天任表示,六年間共發現八十種世界新種和五百多種台灣新記錄種,其中有五種以「台灣」命名,分別是台灣鋸褐蟹、台灣白面蟹、台灣衛鎧蝦、台灣後海螯蝦和台灣星杉魚;而最深的則是在四千四百五十五公尺深處發現的「深淵彷刺鎧蝦」。

陳天任指出,深海動物體型都會巨大化,所以才有卅公分長的海蟑螂,原因是深海生物稀少,體型大的動物移動範圍廣,才能找到足夠食物;另外有些動物如「三腳架魚」和「線足蝦」,都有很細長的步足(三腳架魚是鰭變成長枝狀),是為了在海底鬆軟泥沙上行走。

許多深海動物都缺乏鈣質,因為深海壓力大,鈣質容易溶解在水中,所以深海動物大都骨軟、殼薄、無鱗,連寄居蟹也因找不到貝殼,必須找沈木或海葵來寄生;也有例外的如「鎌蝦」,甲殼比龍蝦還厚,另外有種海綿,是利用矽來撐起身體。

在龜山島附近一千兩百公尺深的海底有深海熱泉,研究團隊也在該處發現世界新種的「熱泉美人蝦」和「熱泉寄居蟹」,陳天任說,很多住在熱泉附近的動物都長很多毛,會吃硫的細菌當成食物,但熱泉寄居蟹卻沒有毛,他們也不知道這種動物吃什麼。

深海還有一種「噴光蝦」,遇到危險時會噴出發藍光的物質,陳天任表示,海底動物為因應黑暗環境,眼睛不是完全退化,就是異常敏銳,噴光蝦噴出藍光後,眼睛敏銳的敵人會因突然看見光線而暫時性眼盲,噴光蝦就有機會逃走。

沒有留言:

social network 社群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