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結構相當縝密是不必說了(改編作品),對白更是讓人拍案叫絕。我也推薦大家去看。目前最重要的事,「佔領華爾街」事件,我想正好和片名相互呼應了。電影片名來自於男主角張麻子裡的一句對白:「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子彈」是張麻子發送給貧人的武器。在電影裡,張麻子專門劫富人的錢,他要推倒不公不義的奸商黃四郎。貧民百姓讓他糟塌怕了,竟然都不敢呼應張麻子的義行,最後張麻子送給所有貧民槍枝彈藥,激得眾人最後終於揭竿而起。在戲裡張麻子要的就是引出貧民的怒氣,百姓們都要造反革命,他才能撂倒奸商。「子彈」象徵的就是百姓們的「怒」,所以他說:「讓子彈飛一會兒吧。」。(電影裡當然有更精細的細節編排,在此不贅述)
剛剛為了找圖片才找到的最新網站資料,10月15日,號召全球行動。
>>
People of the world, rise up on October 15th!
>>串連頁面各國語系海報都做好了。
How to spread the globalchange http://15october.net/spread-it/
>>UNITED FOR #GLOBALCHANGE 官方推特 http://twitter.com/#!/15octobernet
以下是今天在臉書及推特上,藉臉友及推友之力,分享到的許多好文,推薦給大家一讀。並大略摘了部份文字出來。
>>
佔領華爾街
>>
林茵:佔領華爾街
華爾街上一名中年女士舉着標語﹕「終有一天,窮人將再無任何果腹的東西,只剩下富人可以作食物。」(One day the poor will have nothing left to eat but the rich.)
《紐約時報》訪問一些首次參與街頭抗爭人士,表示對選舉感到失望,36歲的公務員Blair說﹕「當我們的選票力量都被金錢蓋過時,我已不肯定民主可以如何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種新生活的實驗
Klein的言論並非空談,觀乎網上影片、行動者的網誌和民間媒體報道,很多參與者都提及,佔領行動是在實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抗爭持續三星期以來,他們在華爾街附近的Zuccotti Park建立起大本營,劃分了特定區域,包括物資和飲食供應站、媒體資訊站、圖書館、義務參與的醫生和護理人員維持的醫療站、行動者會議區等,除了網上發布行動資訊外,還印製自己的報紙。「這裏像個微型的社會,在構成一個新社會的楷模。」一個年輕的女參與者自豪地說。
《紐約時報》的報道指出,不少市民本是剛好路過,出於好奇與參與者傾談,被他們的理想和生活氣氛感染而加入佔領行動,而當中不乏在金融區上班的專業人士。「我喜歡這裏的草根性、行動者商議時的民主決策過程,和人們的連繫。」23歲的軟件工程師Schwedock說。工人爸爸Gavaghen原本陪同12歲女兒來做學校的實地研究習作,結果忘不了這裏的佔領人士,反覆回來探訪;他的父親畢生積蓄在金融海嘯裏失去,「以前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但現在我感到我跟這些人是緊扣着的」。10月1日警方大規模拘捕逾700名遊行人士後,佔據Zuccotti Park的行動者不減反增,白天常有約500人駐守,晚上則有大概250人留宿。
>>
Naomi Klein:佔領華爾街,現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
齊澤克在「佔領華爾街」運動中的演說.中文譯稿
我們不是共產主義者——假如所指的是在1990年已經崩潰的那個共產主義的話。別忘記今天的那些所謂共產主義者,只是一群最有效率、最不擇手段的資本主義者。今日存在於中國的是一個比美國的資本主義動力更強,卻又不需要民主的資本主義制度。因此當你批評資本主義時,不要讓別人扣上「反民主」的帽子。民主與資本主義之間的聯姻已經終結了。改變是可能的事情。
齊澤克這番在華爾街運動的談話,正是我心所想。今日的中共比資本主義更加資本主義,難道不公義是民主之惡?或許人類在尋找另一種新的制度,除了民主及專制以外的另一種可能。
1 則留言:
您太客氣
也太神祕
哈哈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