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破報一頁廣告,我搜尋了"傅炳榮","六四吧"幾個字.沒想到資料很多,如"64吧短片導讀":原始聯結網址:香港獨立媒體(link)等等.另,搜尋六四吧,發現該吧曾入選在台灣雜誌專題裡的推荐景點,在此轉貼.但不知為何孤到的是PDF檔.
全文轉載自 2007 年 2 月號《PAR 表演藝術》雜誌 PDF檔(link)
特別企畫FEATURE/春季藝旅.香港藝術節
親身體驗香港的文化氛圍
不可不遊!五個香港文化人熱點
到香港看香港藝術節,也可順便一遊香港文化人的活動場所,體驗香港文化人的聚會空間。本刊特邀曾任《明報》記者的「劇場組合」戲劇文學部藝術拓展經理潘詩韻,專文推薦香港文化人所喜愛出沒的地方,在這五個好所在,說不定可以看到你心目中的香港藝文明星唷!
文字/潘詩韻 香港「劇場組合」戲劇文學部藝術拓展經理、文化評論人
正宗!《PAR 表演藝術》雜誌登陸香港的灘頭堡
阿麥書房
主店地址:香港銅鑼灣恩平道 52 號 2 樓 A 室
電話:852-28080301
營業時間:週一至六,11:00-22:00;週日,13:00-20:00
別館地址: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香港藝術中心地下
電話:852-35824840
營業時間:週一至日,12:00-20:00
網址:www.mackiestudy.com
阿麥書房,香港難得具獨特性格的書店,店面不大,選書卻有特色,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藝術行政、文化評論及設計等書籍和雜誌,在小店內一應俱全。說來該店跟台灣甚有姻緣,台灣《PAR 表演藝術》及《誠品好讀》雜誌、及音樂品牌「角頭音樂」都由它獨家發行,更經常為客人蒐羅獨立唱作聲音,陳綺貞、自然捲、陳珊妮等專輯,還有《盛夏光年》電影音樂,也由它率先引入,讓香港讀者得以坐享豐富的文化資訊及作品。
阿麥書房首家銅鑼灣店在恩平道開業不足兩年,其「別館」於去年底已在香港藝術中心地下大堂開業,為擴建後的中心大堂增添不少文化氣息。同樣以文化藝術類書籍為主,排列整齊的書架及經過精心挑選的書目,每天都吸引不少劇院觀眾及附近的文化人駐足。
老闆莊國棟對書店經營別具心思。認識莊國棟,始於早年他出版的戲劇評論刊物《牆/外音》,已經是二○○○年的事,那時候香港坊間除了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出版的藝評雙月刊,另一份會定期閱讀的刊物就是這一份,當時已為編者的勇氣及心力感動,字裡行間總讓人感受到他對劇場的熱愛。《牆/外音》是他自掏腰包的藝評刊物,最初只印兩千份,後期增至五千份,於各大小書店免費派發。
辦過文化刊物,於二○○○年間又修讀了藝術行政課程,莊國棟對文化圈的了解日增,最終選擇了在煩瑣的政府資助制度以外,以商業營運模式,經營跟文化環境關係密切的書店業務,以爭取營運上更大的自由及彈性。「過去兩年結識了許多不同行業及界別的朋友,可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又不妨礙我對文化藝術的貢獻和發展,更加海闊天空。」除銷售書籍,書房也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例如演前講座,書店小劇場等,是香港難得堅持風格的文化書店。
在這裡,找到文化波西米亞族
七一吧
地址:中環荷里活道 67 號地庫(文興里入)
電話:852-28587071
營業時間:週一至六,15:00-02:00;週日,18:00-01:00
香港人對數字最敏感,六四、九七、七一,都難以忘記。有幾個朋友,於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在中環蘭桂坊合資開了家「六四吧」,包裹震撼的痛。兩年前,業主加租,「六四吧」被逼搬到荷里活道,並易名「七一吧」,盛載港人一起走過驕傲的日子。從六四到七一,一個忘掉傷痛的歷程。
雖然文化人經常流連六四吧,但老闆 Grace 自始至終也沒想過要經營一家文化酒吧,只是隨意隨緣,卻因而吸引了一眾波希米亞族,大小文化組織都喜歡在這裡舉行活動,內容除了藝文表演,更廣涉婦女議題、同性戀及反戰等。每逢週六,大伙兒音樂人總會聚集即興玩樂至清晨,奏的聽的都自然迷醉。
「我今晚成功趕走了兩個桌子的客人。」一天晚上,Grace 看著我笑說。由於「七一吧」毗鄰住宅,經常遭居民投訴聲浪太大,加上最近香港實施室內禁煙,所有客人都擠到酒吧外,夜深以後,老闆唯有舉起「Shhh!!」的提示牌,請客人放輕聲浪。唉!酒意正濃的客人又怎不覺掃興?真的難為了老闆。
貼心服務真心愛電影的你
百老匯電影中心
地址:九龍油麻地眾坊街 3 號駿發花園第二期
電話:852-23880002
營業時間:10:00-24:00(按電影放映時間而定)
【Kubrick 書店】
電話:852-23848929
營業時間:週一至日,11:30-22:00
網址:http://bc.cinema.com.hk/zh/main.jsp
九龍的油麻地,是香港的老區之一,叫賣聲不絕的廟街、清晨喧鬧的生果市場、還有玉器市場等,充滿平民生活特色;而深受潮人影癡愛戴的百老匯電影中心,卻座落其中,構成一幅有趣的香港文化風景。
電影中心除播放主流電影,亦經常選播非主流及經典電影,並策劃主題電影節,包括「香港亞洲電影節」、「奇斯洛夫斯基(台譯:奇斯勞斯基)十年祭」、「101/2 杜魯福(台譯楚浮)」、「香港同志影展」、「韓國電影節」等,瞄準經典與潮流,擴闊香港觀眾的視野。
電影中心各項服務心細如塵,看電影時覺得冷可以借披肩,購票時服務員會說明冷氣位,隨便問一位服務員也可準確告訴你開場和散場的時間,友人遲到又可將對方戲票交到櫃枱等,加上其影視店為客人蒐羅各地最熱與最冷的影碟,毗鄰的 Kubrick 書店又常舉辦電影播放與文化活動……最微小的地方也照顧周到,難怪深得影迷歡心。
在這個地方,彷彿所有人都很喜歡看電影,又會有很多電影選擇;觀影期間,甚少不停擁吻、講電話、談話的觀眾……電影中心培養了這樣的一個文化氛圍,而觀眾又在互相感染,於是,空間得以延續存活。
二級古蹟裡的跨國文化交流中心
藝穗會
地址: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 2 號
電話:852-25217251
營業時間:
畫廊:週一至六,12:00-22:00
地下酒吧 Fringe Gallery:週一至四,15:00-24:00;週五至六,15:00-03:00
天台花園 fotogalerie:週一至四,12:00-24:00;週五至六,12:00-03:00;週日,09:00-21:00
網址:www.hkfringe.com.hk/
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毗鄰蘭桂坊)的藝穗會,前身是牛奶公司的冷藏庫,於一八九○年建成,已被香港政府列為二級歷史建築。藝穗會的外牆由紅磚砌成,充滿殖民地色彩,毗鄰的外國記者會經常舉辦高官與外國學者/作家的演講會,嚴如香港人對外的窗口,極具象徵意義。
藝穗會於一九八三年起接收這棟建築物,由於閒置太久,室內長滿野草,屋頂又漏水,但因經費有限,他們找來一班義工,花了數月時間,經過多次大型維修,終改建為結合劇院與畫廊的藝術中心。藝穗會一直為居港外國人的文化重地,經常舉辦英語節目,近年亦多本地演出,平均每年支持逾二千五百個展覽與活動,是外國人與香港人交流之地。
每逢週末,位於地面的酒吧總有現場樂隊演奏爵士樂,至於樓上的天台花園,包含室內與露天兩部分,尤其是室外花園,經常舉行文化活動及小型演出,我就曾參加過在此舉行的結婚派對與即興演出,別具情調。
白天的理髮店,晚上的爵士吧
Visage One
地址:香港中環荷里活道 93 號寶隆大廈低層地下
電話:852-25238988
營業時間:
理髮廳:週一至日,11:00-2:000(需預約時間)
音樂吧:每月第一及第三個週六,22:00-01:00
Visage,是法文「臉孔」的意思,這家位於中環荷里活道的理髮店,平日白天,老闆會如常替客人理髮(不過要預約),到了週末晚上,在老闆興緻濃的時候,卻會搖身一變,變成酒吧,還有爵士樂、Blues 現場演奏,偶爾還會有客人加入即興舞蹈。因來者都是熟客,或文化界友好,於是每個週末,這裡就像老朋友聚會,好不熱鬧。至於白天,如果有機會去理髮,你會發現天花上倒吊着一排一排酒杯,然後憶起散落在洗髮盆裡的啤酒、置於洗髮水架上的紅酒……一時間眼花瞭亂,連剪髮也會令人醉。
香港人生活空間狹窄,自小學會了到處竄,找空間,尋出口,充滿創意,像Visage One,而繼二樓書店,近年更流行二樓 café,住宅式的佈局,小巧愜意。他們都沒有明顯招牌,都靠口耳相傳的方式以為招徠。有機會到香港,尤其是銅鑼灣及旺角等鬧市,不妨抬頭看看周遭大廈,按招牌指示探索一下,總有驚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